(记者 谭福洁)5月27日上午十点,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肖鹰,莅临我院1104室举行了题为《中西艺术的审美差异》的讲座。肖鹰教授的到来受到了我院老师及学生的热烈欢迎。
肖鹰教授围绕中西审美差异,从中西雕塑,中西人物画的审美精神及西方风景画和中国山水画的差异三方面对中西艺术审美进行了细致的对比。
首先就中西雕塑的差异,肖鹰教授概括为中国古代雕塑注重神态表达,眼神流露,而西方,以希腊雕塑为例,则注重形体表达,侧重于比例美。说到人物画的审美精神,肖鹰教授清晰明了的指出中西在人物画上的差异,中国传统人物画是一类人的类型画,讲究气韵生动,给人以飘然之感;而西方人物画具有高度的真实感,是对确定个体的描述。提及西方风景画与中国山水画,肖鹰教授说,中国的山水画受到《老子》的影响,是一种移动的过程,表现生生不息的世界,遵循散点透视的原理;西方风景画受物理光学的影响,以几何的视野,遵循远近结构的透视空间原理。总的来说中西审美差异在于中国注重传神,西方注重传形。
讲座中肖鹰教授就艺术与现实,商业价值与艺术价值谈及自己的看法,说到这是个人的定位问题,在当代对待中西方两种文化应持有一种“认识我自己”的苏格拉底精神,形成自己的理解与特点。他认为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体系中是一个独立的体系,具有独特的价值。
肖鹰,1962年生,四川威远人,现任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20世纪80年代—90年代,断续在北京大学哲学系求学,获哲学学士,哲学硕士,哲学博士学位。2001年10月——2002年3月,应邀在德国波恩大学汉学系做客座教授,讲授中国文学和美学,2010年6月——7月,剑桥大学暑期访学者。代表作品:《中西艺术导论》,《真实与无限:中国当代的哲学阐释》的等。